韩信并没有扔到牢里,而是就在这里头就地软禁起来,每天好吃好喝招待着。
韩信已经落到这种地步,反而想开了。
这富贵由天生死由命。
这一天樊哙又出现了,上来将他的刑具打开,同时押送着他。
就在一间繁华的房间内。
一个长条大案,摆满了丰盛的酒宴。
韩信丈二和尚,摸不着头脑。
大汉皇帝刘邦,想干什么?
又摆了一出鸿门宴吗?
以我的资格还不够吧。
从屏风后面转出来笑眯眯的刘邦。
直接招呼着韩信。
“韩信,你坐下来,今天我请你吃饭。”
韩信差点哭出声来。大声的嚷嚷着。
“钟离昧临死时候曾经警告我。
现在我终于应验了他所说的话。”
刘邦跟前有樊哙大将军保卫者。
刘邦格外的放心,也格外的轻松和愉快。
“钟离昧这通缉犯说了点什么话,你跟我学一学。”
韩信三字一顿的慢慢的说着。
“狡兔死,走狗烹,飞鸟尽,良弓藏。
敌国破,谋臣亡。
我的价值已经用完了,所以我也该死了。
我伤心呀,我一辈子只忠实刘邦你一个人。
你怎么却对我下狠手?”
刘邦耻笑韩信。
“亏你还是身经百战的楚王呢。
怎么见到我被吓成这个孙子样?
谁告诉你我要杀你,我今天就想敲打敲打你小子。
当然你这楚王别做了,换个位置吧。
韩信你的老家是淮阴。
我就封你为淮阴侯,这官虽然小点儿嘛。
但是我告诉你一个真理,你要牢牢记在心上。
这叫做知足者常乐,保证你这一辈子过得快活。”
韩信总算松了一口气,刘邦并没有杀他,而是把他降了职了,变成了诸侯。
韩信喜笑颜开,总算松了一口气。
此时又恢复了他的老模样。
“大王。”
他用过去的职称,就是想唤起刘邦对他的怀念和好处。
也同时带着提醒的意思。
“我韩信向您保证,这辈子我只忠实你一个人。
我绝不反,即使你杀我,我也是伸着脖子等你砍。”
刘邦轻松极了。
“坐下吧,咱俩喝酒,一边聊天,同时叙叙旧。”
两个人说起以前打项羽的经过。
一路冲杀的场面,这越说越投机,越说越高兴。
樊哙也说着自己作战的经过,以及受了多少次伤。
刘邦此时提出一个压在心里已久的问题。
“韩信,以你的看法。
如果我领兵,我能领多少兵为好?”
韩信喝着酒,这心情变得格外爽快,没有性命之忧了,怎能不高兴呢?
韩信口无遮拦,马上回答着。
“陛下,你最多领十万的兵,这也是到头了。”
刘邦追着问。
“你要是带兵,你能领多少兵?”
刘邦心中给他估计着,韩信肯定会说百万大军。
韩信直接说道,。
“多多益善。”
这就是成了著名的谚语,韩信领兵多多益善。
那意思就是说越多越好,没有底线。
这个答案真是出乎刘邦的意料之外。
刘邦的同时也将着韩信。
“那你的话的意思,我刘邦是一个无能的人。
也是一个不能带兵指挥打仗的人。
而你只会打仗,我的确是佩服你,你确实有这方面的才能。
可是我刘邦也不像你所说的,一无是处呀。”
刘邦不能在韩信面前丢脸,总要往自己的脸上涂点粉。
韩信恭恭敬敬的说。
“你具有领导指挥我们这些人的天才。
如果让我韩信管这些将领以及有本事的人。
我一个也管不住,他们也不会听我的。
放眼整个大汉朝,只有皇帝陛下你一个人,才具有这种才能。
你会让所有的人心服口服,听从你的指挥。
更可贵的,你有一种特殊的敏锐眼光。
知道哪个人的能力,就把他安排在最合适的地方,能够发挥他最大的能力。
这叫这叫做什么?
这就叫做帝王的气质。
天下之大,只有您具有这种气质,也是我最最佩服的人。
我和陈平一直是在为项羽效力。
项羽固然英勇,固然厉害,只会让人怕他,但是从心里头不服。
我们俩投靠你这里,都得到了重用。
都最大的发挥我们自己的才干,而且我们是自愿的。”
刘邦听到这话感到满意极了,心里头也舒坦极了。
这百战百胜的韩信,竟然屈服于自己的之下。
不知为什么,刘邦不由的一声感慨。
“要治理好谈何容易?
这左右丞相的萧何和陈平,一天忙的脚跟朝前。
我何尝睡过一个安稳觉啊。
这打江山难,治理江山更难,守江山更难。
但愿我这大汉王朝永远昌盛。”
韩信没有吭吭声,只是做出一副唯唯诺诺的表情。
韩信也学贼了,现在在刘邦跟前只能装孙子。
装出一副窝囊的样。
千万不能把自己的治国理念讲了出来。
可是能瞒得了精明的刘邦吗?
我韩信已经把楚国治理得格外的繁荣富强。
刘邦带着韩信直接回到了长安,实际上就等于把韩信软禁起来。
并没有让韩信回到他的老家淮阴。
刘邦一道命令下来,让他的儿子刘如意直接当上了楚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