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312小说网>历史军事>我大明首富,朱棣天天要钱> 第三章 朱瞻旭的谋略和头脑!朱棣惊叹!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三章 朱瞻旭的谋略和头脑!朱棣惊叹!(1 / 1)

听见这话,朱棣整理了一下服装。

回到龙椅上坐着,淡淡的说道。

“让汉王进来。”

还未看见朱高煦的身影,便听见朱高煦的声音了。

“爹,爹,你这么召见我,是不是要打仗了?”

话音刚落,朱高煦的身影便出现在了朱棣的面前。

朱棣望着这个最像自己的儿子,也是五味杂陈。

随后朱棣摇了摇头。

“太子不给拨款,第三次北伐之事,还需些时日。”

听见这话的朱高煦暴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。

“爹您才是皇帝,为什么却要太子拨款!”

朱棣听见这话也是有些无奈,他虽然是皇帝。

但粮草筹集之事,还是太子筹备比较完善。

毕竟这些战事以来,后勤一只都是太子朱高炽管理。

从未出现过什么意外。

说到这里,朱棣才想起自己召见朱高煦的目的。

“汉王世子是朱瞻壑?”

听见这话,朱高煦微微点了点头。

虽不知道老爷子是什么意思,但点头总没错。

朱棣缓缓叹息一口气。

“但我听说,你汉王还有一个儿子在江南吧。”

“若是他没有被废,他应该才是汉王世子吧。”

汉王的儿子大多都是平庸之辈。

基本上都未展现任何的能力和才华,就算是有,在朱棣眼中也比不过朱瞻基。

朱瞻基毕竟是六边形战士,全才。

听见这话,汉王朱高煦心中一震。

难道瞻旭做什么事情了?

朱棣望着面前的汉王,怒道:“我想知道为什么!”

“难道就因为瞻旭身体不好?你就把他给废了?”

“再怎么说,你们也是一家人!虎毒尚且不食子,你!”

汉王听见这些话也是有些茫然。

随后解释道:“爹,瞻旭不是我废的啊!我宠他还来不急,怎么可能废了他。”

这番解释在朱棣看来,就是狡辩。

“不是你废的?难不成我手下的锦衣卫查错了?”

朱棣反问的语气说道。

锦衣卫是朱棣手下监察天下的组织,消息灵通,不会出错。

汉王连忙解释道:“爹,真不是我废的瞻旭啊,是瞻旭自己请求我这么做的啊。”

朱棣满脸问好?

自己废自己是什么操作?

见朱棣还是有些不相信,朱高煦继续说道。

“爹,瞻旭拥有大才,我喜欢还来不急,怎么可能废了他。”

“当年北平之战,您真的认为是大哥守下来的吗?”

这句话,在朱棣心中掀起轩然大波。

当年自己发动靖难之役,李景隆带着建文大军五十万向北平进发。

自己根据当时战况,让世子朱高炽,以及幕僚姚广孝辅助,驻守北平。

自己去寻求外援。

朱棣面色有些沉重的望着汉王。

“你这话是什么意思?”

“难不成这北平之战,另有隐情?”

此刻汉王也知道自己说漏嘴了。

瞻旭告诫自己,切不可将瞻旭献计之事告诉任何人。

但现在已经说漏嘴了,一时间汉王也不知道该怎么收场了。

见汉王沉默,朱棣略带威胁的说道。

“若是再不告诉我,那你就立刻去蜀地就番,不得踏入顺天府半步!”

“把这个秘密永远的埋在心里吧!”

对于汉王的性格,朱棣可以说是死死的拿捏住了。

面对朱棣这番话,汉王也是直接将当年之事全部说了出来。

“当年李景隆率领五十万大军围攻北平,但以北平不过万兵力,怎么可能坚持住。”

“于是瞻旭便献计保住了北平。”

听见这话,朱棣心中一震。

敌如洪水,顺着昌,逆则毁。

北平之所以能够支撑到朱棣带回援军,就是因为这一句话。

几千人面对数十万人的强攻,不可能守住。

这几千人又不是什么精兵强将,但这数十万人都是朱元璋留下来的精兵悍将。

实力悬殊之大。

但就是依靠这一句话,朱高炽依靠北平城池,和李景隆打起了乡道战。

在李景隆未抵达之时,朱高炽便让人在次修建了地下通道。

然后在街道里,和李景隆打起了游击战。

很显然,这一招很有效。

面对这种战术,加上朱高炽对人心的凝结,以及对北平的熟悉。

全城百姓和将士,依靠着这些地道,硬生生把李景隆拖住。

等到了朱棣带兵回援。

而敌如洪流,顺着昌,逆则毁则就是出自朱瞻旭之口。

李景隆找不到人,又不能进城,就算是毁城也需要大量的时间。

毕竟只能依靠外部毁灭。

“你是说,敌如洪水,顺着昌,逆着亡这句话是出自朱瞻旭之口?”

汉王微微点了点头。

“不仅是北平之战,东昌之战,怀来之战,关键时候都是瞻旭献计。”

“替您排忧解难。”

听见这些消息的朱棣,内心已经难以平复。

“对了,姚先生可以为瞻旭作证。”

“当初北平之战,这句话就是瞻旭告诉姚先生的。”

沉默片刻,朱棣挥了挥手,让朱高煦暂且先回去。

自己则是来到一处寺庙。

只见一个黑袍僧人,正坐在寺庙中,敲打着木鱼。

“老和尚,你瞒的我好惨。”听见身后传来的声音。

姚广孝淡淡的笑道:“那孩子不让我告诉你。”

对于朱棣对朱瞻旭的调查,和召见了朱高煦,加上现在着急忙慌的来见自己。

自己心中已然能够猜到朱棣来此的目的。

朱棣望着面前的老和尚,缓缓问道:“为什么?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