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312小说网>历史军事>三国:我,周瑜,从怒怼孙权开始> 第五十二章 【国策十二】陆逊的锋芒,平山越之策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五十二章 【国策十二】陆逊的锋芒,平山越之策(1 / 1)

“其十,主公当修德以怀远。”

“百姓自然民心归附,声名远播,人才不请自来。”

“其十一,不拘一格,提拔人才。”

“此时正逢乱世,报国无门之士大有人在,切不可太过看重出身家世。”

“从而流失人才,须知我强一分,敌便弱一分。”

“其十二,此时袁曹大战未果,但无论哪方获胜。”

“都需要时间来平定军心百姓,这正是我江东大肆发展的契机。”

“与其直接与北方强军开战,肃以为更应当图谋荆州,从而进取益州。”

“一旦功成,自此天下二分,我江东扶摇直上,自可立国!”

整整十二条国策,却是把工、农、商贸、军、德、人心,

等问题全部囊括其中,其中每一条拆解出来。

都是一个无比庞大的工程,整整十二条国策,

如果全部能按照鲁肃的初心发展下去,江东将成长成一个庞然巨物。

此时在场的四人,庞统长于军略奇谋,

却不善于内政方面,顾邵饱读诗书,但未曾出仕过,

对于各项事务,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,无法落实到实处。

而陆逊年少,还未成长到军政谋全才的高度。

鲁肃则是正值壮年,无论是从阅历还是经验上。

都足以碾压众人,十二条国策缓缓说出。

几人的眼中,都是露出了震撼之色。

久久不能回神,仍旧沉浸在其中。

周瑜看着几人的反应,心里虽然惊讶,

但也在一定程度之内,只是心中突然升起了一丝玩味。

自己总算是知道,为什么鲁肃会把自己活活累死了。

放眼整个三国时代,把自己累死的人,

恐怕也是少数,长年跟随曹操征战南北的郭嘉,

算是一个,北伐中原以图兴复汉室,

以一州之力,事无巨细全部亲自参与,

蜀汉的诸葛武侯,算是一个。

剩下的,恐怕就是自己眼前这个,

面容普通但却意气风发,制定了联刘抗曹三分天下的鲁子敬了。

以鲁肃94点的谋略值,自然是顶尖谋臣的存在。

但却也是如此,反而证明了,

什么叫不怕聪明人,只怕聪明人比你还要勤奋。

如果把鲁肃单纯的看成是一个谋士,一个政治家,

却是以点概面以偏概全了,要知道鲁肃可是第二任东吴大都督。

其军事才能上,同样不输任何人。

直到此时,三人才缓缓回神,。

庞统不禁拍手称绝,脸上露出一丝苦笑。

对着鲁肃拱了拱手,沉声开口说道:

“统也只能想到其中几点,而子敬兄却是事无巨细。”

“庞统心服口服,子敬兄堪称国士。”

陆逊和顾邵也是对着鲁肃拱了拱手,表示恭敬。

周瑜见状不禁哈哈大笑,轻声开口笑道:

“吾不幸得合肥,幸得鲁子敬也。”

“哈哈哈、”

鲁肃闻言,脸上罕见的露出一丝羞红。

神色谦逊的躬身回礼,过了片刻缓缓开口说道:

“主公,诸位,肃也只是一丝愚见。”

“其中的细节,还是需要和诸位一同细细推敲。”

周瑜直接摆了摆手,开口笑道:

“子敬无需太过谦虚,有了子敬的国策十二条。”

“何愁我江东不壮大,此事你居功甚伟。”

鲁肃也只是微微一笑,缓缓退回到位置上。

不再开口,刚刚自己锋芒太过,却是压了众人一头。

心中有些过意不去,周瑜反而转头看向陆逊。

对于这个江东未来的柱石,自己还是心存培养之意。

想要让陆逊,更快的成长起来。

毕竟自己可不想和曹操打什么赤壁之战。

“陆逊,你今年十八了吧。”

陆逊闻言一愣,上前拱手行礼道:

“正是。”

周瑜沉吟了一番,直接开口说道:

“唔,才十八便已显露帅才,逍遥津之战,你表现的很好。”

陆逊神色恭谨,轻声开口说道:

“不敢居功,实乃周泰将军悍勇。”

周瑜微微一笑,对于陆逊的谦虚性格。

自己实在是有些想不通,为何孙权会逼死对方。

或者这就是所谓的鸟尽弓藏,功高盖主吧。

毕竟陆逊晚年,江东的发展已经无力延展。

孙权索性便放纵起来,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,称王称帝。

陆逊也没有了利用价值,看着陆逊稚嫩的面孔,

不禁微微一笑,轻声开口说道:

“我若让你返回江东,解决山越的麻烦,你心中可有定策?”

面对周瑜突然发问,陆逊稍稍有些出神。

随即立马反应过来,沉思了片刻。

已经胸有腹案,语气平缓的开口说道:

“子敬先生所言不错,山越之乱的根源,便在于其不能自给自足。”

“但山越的民风彪悍,常年在山地生存体格壮硕,如若能加入我江东。”

“单设一只军队,可以短时间内提升我江东的兵力。”

周瑜眼中露出一丝笑意,陆逊的想法,

倒是与自己不谋而合,山越军的作战能力确实不可小觑。

点了点头,满意的说道:

“具体你想如何做?”

周瑜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,想要调陆逊去安抚山越。

在场的众人,也都是心知肚明。

庞统微微一笑,轻声开口说道:

“陆逊,别有太大压力,山越之乱不是一时能解决的了的。”

“还需稳扎稳打,从长计议。”

陆逊闻言,轻轻点了点头,

又沉吟了片刻,才轻声开口说道:

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,此事还需主公松口。”

“如果山越的部族,族中青壮愿意从军,可以给他们腾出一块土地。”

“为他们填补户籍,正式承认他们作为江东子民的存在。”

“让他们的子女,可以读书习字,有地可耕有粮可收。”

“并减免他们的赋税,当然,如果他们不愿意归顺。”

“可以动兵镇压,分批拉拢,分化离间山越各部。”

“让他们互相攻伐,自己消耗自己的实力。”

几人眼中都是露出惊喜之色,年少的陆逊所表现出的沉稳和智谋。

却是已经远超同龄人,甚至与一流的谋士争锋,也不见得会落入下风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