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日午后。
春和殿,偏厅。
一个身形壮硕,面相英武之人,缓步走来。
这人穿着一身飞鱼服,腰佩绣春刀,正是令常人听之色变的锦衣卫。
他迈步靠近,警惕地向四周扫了几眼。
见得周边无人跟踪,他才推开屋门,迈步走了进去。
大厅之内昏暗静谧。
只有一个青年男子安坐高椅之上。
屋门一开一合,屋中明暗交错,那青年人却仍是垂首敛目,似是正在思索着什么。
这身形壮硕的锦衣卫一走进去,便即单膝跪地。
“卑职见过殿下!”
那高坐上方的青年人抬起头来,露出一张俊逸面容,他面带谨慎,低声道:“可有被人跟踪?”
“卑职一路小心,绝对不会被人跟踪!”
锦衣卫拱手抱拳,再垂首行礼。
“很好。”
青年人微微颔首,双目湛出精光:“本王有件重任,要交托于你,你可敢接下?”
“殿下所托,卑职万死莫辞!”
锦衣卫崔高义立即点头,欣然领命。
“很好!”
“你可知晓,这项任务万分凶险,一旦事败,你便是身首异处!”
那青年人语调低沉,面带威色。
“卑职定当竭力!”
崔高义没有丝毫犹豫,再度垂首。
见他答得这样干脆,堂上的青年人微微点了点头,似是很满意。
他起身在厅中踱了两步,似是在思索着什么。
过得片刻,他才转回身来。
“听着,这一次,我要你替我刺杀一个人!”
青年人语速不快,但话中冷厉之意尽显。
刺杀,将崔高义这堂堂锦衣卫召来,竟要行那刺杀之举。
“不知殿下要卑职,刺杀何人?”
崔高义有些迷糊,他向来干的都是护卫警戒之事,从未染指过刺杀。
况且,这位殿下身居高位。
他要自己刺杀的,也一定是显赫之人。
崔高义实在想不到自己有一天,竟会被人当作死士,行这等机密举动。
只是……
这位殿下,向来都与世无争,他怎么会……
崔高义捉摸不透,只好静候待命。
“我要你刺杀的,是当今天下第二人,太子朱标是也!”
那青年人又缓缓开口。
崔高义先前正犯迷糊,可一听朱标的名号,登时被吓得身子一颤。
刺杀太子,这可是天大的罪责啊!
这事无论成败。
他崔高义……怕是都活不了了吧!
况且,太子殿下为人中正宽和,深受世人敬仰,为什么殿下要我杀他呢?
想到这里,崔高义心头一黯。
他又看了看那青年人:“殿下……此言当真?”
“太子一死,那殿下你不就……”
这位殿下,怎么好端端地,要去刺杀太子呢?
明明……
见青年人神色坚定,似不像是玩笑,崔高义只好将心头的疑惑压下,垂首听命。
但那青年人却淡淡笑了笑,摆了摆手:
“我让你刺杀太子,可并未说要你杀死太子。”
“你要做的,只是去行那刺杀之举。但务必谨慎小心,绝不可伤及太子。”
崔高义心头疑虑更甚,这既要刺杀,又不能伤到太子,这究竟是几个意思?
他正自犹豫,却听青年人又朝他招了招手,引他至身边。
崔高义立马附了上去,静候殿下吩咐。
那青年人在崔高义耳边低声交代了几句。
说话间。
青年人缓缓扬起头来,露出那张清逸脸孔。
此人。
正是大明皇长孙,朱雄英。
听得朱雄英的吩咐,崔高义方才明白,原来殿下所图竟是在此。
他当然清楚,即便不为杀人,刺杀之举,也是九死一生之计。
刺杀当朝太子,定会触怒天颜。
天子一怒,流血千里。
而他崔高义一个小小的锦衣卫,又岂能抵挡?
可这会儿皇长孙有令。
崔高义岂能不从?
毕竟他崔高义,本就被任命来护佑皇长孙,朱雄英的任何命令,他理当遵从。
抬头看了看朱雄英。
崔高义忽地发现,这位皇长孙,似乎与往日不太一样。
从前的皇长孙,一直是沉稳有余,锐气不足。
但今日。
皇太孙竟下了这样果断干脆的命令,为达目的,竟不惜采用刺杀行径。
崔高义叹了口气。
看来,自己这位主子,是终于要一展锋芒了……
他在心中念了念,便将拳一抱:“殿下所托,卑职定当尽力完成。若有负所托,卑职自当毁面自裁,绝不牵连殿下!”
事到如今,也唯有坚定地跟着皇长孙了。
“你崔护卫的本事,本王是信得过的。”
“此事,就全看你了!”
朱雄英微一点头,挥了挥手。
看着崔高义缓步退下,他终是长叹口气。
“刺杀……”
朱雄英的脑中,仍在回味着系统的抉择选项。
【三,执行假刺杀,强行阻止父亲朱标。一旦成功,奖励身体究极基础强化,练武效率提升10倍。】
正是这第三选项,让朱雄英坐下了抉择。
不光是因为刺杀之举,奖励颇丰。
更重要的是。
朱雄英心里清楚,言语挽留,实在起不到什么作用。
自己的父亲,以及祖父朱元璋,都是倔强性子。
他们可不会听从旁人劝说。
尤其是他朱雄英,不过刚刚成年,在那两人心中,怕还只是个孩子。
这两人。
是绝对不会听从自己的劝诫的。
更何况朱雄英还曾尝试过,依然还是失败了。
如今。
唯有刺杀这种极端方式,走一招险棋,能够阻止朱标这一次的长安之行。
但要刺杀太子,谈何容易?
要天时地利。
更要有适合行这刺杀之举的关键人选。
朱雄英思虑良久,最终就目标,定在了一直护佑自己的崔高义身上。
这崔高义乃是锦衣卫出身,被天子委派到朱雄英身边,暗中随从保护。
他的身手,朱雄英心知肚明。
而且这崔高义,性情稳重,对他朱雄英还算是忠诚。
此事交代给他,朱雄英最是放心。
此刻,一切安排都交代下去,就等着朱标启程的那一天了。
看着大殿之外,恢弘浩大的太子东宫,朱雄英叹了口气。
“只等父王你启程长安,一切就见分晓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