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祝先生,而今大战在即,我这里实在不能再祸起萧墙了!”
“而今先生归来,冲儿日后定无恙矣!”
曹操的两句话,很明显是在告诉祝云卿不要再追求了!
否则萧墙祸起!
这也更加印证了祝云卿心中的猜测!
这行凶之人,怕是与卞夫人脱不了关系!
曹操好色,妻妾众多,卞夫人乃是正妻。
而曹冲之母环夫人,近年来则愈加受宠。
再加上曹操对曹冲的喜爱日甚,将来传位给曹冲,恐怕也并非不可能!
于是,趁着祝云卿离开邺城之际,冒险对曹冲痛下杀手,也合情合理!
想到此处,祝云卿不禁感慨:果然是帝王之家多无情之辈,王侯宫中尽皆萧墙之祸啊!
看到曹操此时都是这种意见了,祝云卿也不再坚持了!
人家当爹的都不追究了,自己当老师的也不能太过操心了!
不然,曹操得怀疑祝云卿是不是做了隔壁老王了!
“刚才丞相说,大战在即,莫非是准备南征了?”
曹操点了点头。
“现在,刘备寄身荆州刘表,鼓动刘表与我作对!江东孙权虽然表面臣服,但是江东割据已久,早有不臣之心!”
“我想,这孙权与刘表有杀父之仇,现在二者暂时无法联合,我欲此时南下,先破了荆州!”
“倘若这刘表一死,万一荆州落入刘备手中,届时他再与孙权联合,怕是不好对付啊!”
曹操的分析,一点都没错,也很有战略眼光。
但是,祝云卿却不得不给他浇一盆冷水!
他把在辽东的经过给曹操说了一遍!
曹操一听公孙康曾一度想借三万精兵,心中立刻起了疑心。
“依先生看,这公孙康到底想干什么?”
“依在下之见,公孙康其志不小!”
“首先,他对冀州虎视眈眈,这是必然!”
“另外,占据辽东,既然能从海上南联孙权,那么对近在咫尺的胶东之地,又怎能不动心?”
“更何况,高句丽往南,新罗、百济,这些地方,怕是公孙康已经垂涎已久了!”
“届时,公孙康切断扶余国与朝廷的联系,逼着扶余人和鲜卑顺从于他,同时再联合乌桓、匈奴,那么他南下争雄,还有谁能抵挡?”
听到这里,曹操越发觉得失态严重。
紧接着,祝云卿又把公孙康杀害东吴使者的详情告诉了曹操。
曹操本就是多疑之人,现在听到公孙康与东吴勾结,再也坐不住了!
而且,就从公孙康果断斩杀袁尚袁熙,并把人头送来一事,可见此人杀伐果断,着实不可小觑!
“以先生之见,此事该如何解决?!”
“斩草除根,不留后患!”
曹操点了点头。
“只是,他刚刚臣服于朝廷,而朝廷也正式加封了他,此时出兵,是不是师出无名啊?”
祝云卿微微一笑说道:“丞相不必多虑!”
“吾有一计,可一石二鸟!”
“哦?还请先生赐教!”
祝云卿请曹操坐了下来,他对着地图对曹操讲道:
“可用假道伐虢之计,同时击破乌桓和公孙康,一举解决北方的后顾之忧!”
“丞相可以征讨乌桓为由,命公孙康从东侧夹击乌桓!”
“毕竟辽东之地,胡族实力最强者莫过于乌桓蹋顿!”
“他手下骑兵数十万,早就有侵吞辽东之意!”
“这公孙度活着的时候,乌桓对辽东尚不敢轻敌,但现在公孙康年轻,这蹋顿必然有东进之心啊!”
“因此,这乌桓,一直便是公孙康的心腹大患!”
“此次丞相命他夹击乌桓,他必然全力以赴!”
“到时候,灭乌桓之后,趁其疲敝,丞相可以假道伐虢,转而灭了公孙康!”
“然后,丞相再以朝廷名义昭告天下,就说公孙康在征乌桓之战中殉国,为其表奏封侯,将其两个幼子迁入中原,给几百户食邑足矣!”
听完祝云卿的话,曹操深感佩服!
此计果然甚妙!
不但一举消除了乌桓的威胁,还把辽东彻底划入了自己的掌控!
如此一来,本来就臣服的扶余国,与朝廷取得了直接联系,自然更加忠心!
那边上的匈奴和鲜卑,自然再也不敢蠢蠢欲动了!
“就以先生所言!”
“不过,南征一事,我以筹划两年之久!”
“此次北征,不宜全军出动!依先生看,多少兵力,可征讨乌桓?”
曹操的顾虑,祝云卿明白。
毕竟他不像过度消耗自己的主力,这是留着南征用的。
“我看,五万人马足矣!”
曹操大喜过望!
毕竟祝云卿从来没有忽悠过他!
他说五万,那就说明他已有必胜的把握!
加更规则:每多300鲜花,加一更!!!
评价票增加100,加一更!!!
月票每多5张,加一更!!!
跪求各位老爷投点鲜花、评价票、月票!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