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312小说网>历史军事>三国:我的屠龙技被金榜曝光了!> 第52章 收服民心,其实就这么简单!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52章 收服民心,其实就这么简单!(1 / 1)

祝云卿放刘备过江,但是这留下的十万百姓如何处置,曹操却没头绪,他认为既然是祝云卿的主意,就让祝云卿自己来解决。

当然,祝云卿对此早已胸有成竹!

他既然答应这些百姓按人口,每人分发十亩良田,他自会做到。

因为襄阳之地,百姓几乎被刘备带走,大片的田地已经成为无主之地。

但是,这十几万人,每人十亩便是一百多万亩!

襄阳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多的无主之地,而且许多地也远远称不上“良田”!

祝云卿在请示了曹操之后,调拨五万步兵开始屯田。

他利用襄阳之地多水的特点,开始在挖塘屯田。

一开始,百姓都不理解祝云卿的做法,他也不多解释,而是命百姓前来观摩。

只见他将一些小泥塘深挖、扩张,然后将挖出的淤泥吞在周边!

这样一来,原本坑坑洼洼之地,便被整理成了鱼塘加稻田!

淤泥肥力足,使得这些荒地瞬间变为良田,而祝云卿命人在其中养鸭、养鱼,一方面发展了养殖业,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池塘中的不断沉淀的淤泥,一直有肥力!

更重要的是,祝云卿还命军中工匠制造了一种专门们挖淤泥的水车!

用这种水车,人不用下到鱼塘之中,只在岸上用脚蹬,或者用牛拉着转,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将塘底的淤泥抽到田中!

祝云卿很快便用这种方式屯田二十万亩,同时也得到了水塘三万多个!

只是当时人们大多只是在江中捕鱼,对于开塘养鱼之法并不擅长,祝云卿便命人精选了草鱼、鲤鱼、鲫鱼、鲶鱼等产量较高的鱼苗分送给各个鱼塘,并指导人们投喂之法!

而且,由于襄阳之地不缺水,因此祝云卿又让军士尝试在稻田之中养鱼,竟然也大获成功!

这时,祝云卿便颁下法令:

凡由军屯之田,百姓承包之后,每年上交所产鱼及粮米的十分之三!

连交五年!五年之后,鱼塘即归农户所有,而稻田的赋税减之十分之一!

除军屯以外,百姓自己所屯之田,则只上交十分之一的赋税!

而且,前一万人承包鱼塘田地的,可以领取由军方打造的抽淤水车一辆!

听到这个消息后,这些跟着祝云卿回来的百姓异常兴奋,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十分高涨!

而大多数人,都选择了承包军屯之田!

因为这样大幅减少了自己的劳动力,而且也避免了自己屯田引来的不必要的纠纷!

很快,祝云卿调拨的这五万人越干越熟练,而军中的工匠也对生产抽淤水车形成了分工合作、批量化生产配件再组装的作业方式!

祝云卿没有想到,提升生产效率,有时候真的很简单!

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屯田数量已经达到了五十万亩!

这已经完全补上了良田数量的缺口!

“众位百姓,我没有食言吧?”

面对这些跟随着他来的百姓,祝云卿总算松了口气!

“乡亲们!你们要记得,现在你们的土地,都是你们自己的!”

“但是,既然是军屯之地,你们不能私下买卖!”

“谁家若是种不了,或者不想种了,可以租给别人种,但是决不能荒废!”

“否则,朝廷将会收回他家的所有土地!”

“而且,土地租给他人者,该土地税收加收二成!”

祝云卿到这条法令,自然是为了防止发生土地兼并!

他希望用这些百姓,用自己的辛劳来创造自己的生活。

这些穷苦百姓,饱受战乱之苦,还有长久以来的横征暴敛,现在能有良田可种,而且赋税如此之低,自然是大喜过望!

百姓们纷纷感念祝云卿的恩德。

祝云卿的屯田之法,让曹操也深受启发!

曹操略微估算了一下,这一户百姓,按三口人来算,若有良田三十亩,即便是税收十分之一,那也足以供养三个士兵了!

那么,光是这十万百姓,就能贡献十万兵马一年的军粮?!

这总让曹操觉得有点不可思议!

“可是,先生,一家之人,就算夫妇二人两人劳动,是否真的足以种三十亩地?”

“呵呵,丞相勿要多虑!”

“现如今,大多数百姓都流离失所,土地皆为乡绅大户霸占,他们雇佣贫农种地,这些贫农吃不饱、穿不暖,种地根本没有积极性!”

“因此这也出现了动辄十数人在同一田中劳作的景象!”

“但如果这些田地分给个人,这些人的劳动积极性将极大提升,而且抽淤之法,极大地提升了土地肥力,农户种地的意愿增强!一户人家种三十亩地,不成问题!”

曹操听后,疑虑顿消。

这祝云卿,真是全能之才啊!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