蒋干偷书的故事,在后世流传久远,就连京剧中,《群英会》也是一出非常精彩的戏了。
祝云卿自然知道这蒋干一去,会给战局带来怎样的变化!
这蔡瑁张允二人,实乃小人,死不足惜。
但是倘若因此使得数十万水军因此而成为炮灰,那可就得不偿失了!
因此,在蒋干回来之前,祝云卿得先搞清楚两个问题:
第一,曹操究竟有没有真正信任蔡瑁。
第二,假如没有了蔡瑁和张允,水军是否还能保持现有战力?
想到这里,祝云卿不禁问道:
“不知丞相,对于蔡瑁张允二位将军有何看法?”
曹操楞了一下,回答道:“这二人卖主求荣,自然是无耻小人;而且荆州军马如此众多,他们竟然丝毫不做抵抗,可见次二人不禁是小人,而且贪生怕死,实在不堪大用!”
见曹操对二人是这样的态度,祝云卿又问道:“既然这二人在丞相眼中如此不堪用,那为何又将二人留在军中呢?依在下看来,不如早早除去为好!”
曹操倒也不隐瞒。
“只是如军水军还需此二人操练,倘若杀之,那么非但无人接替次二人之职,更会让十几万荆州水军军心不稳啊!”
祝云卿此刻明白了曹操的想法。
既然如此,他也便不再关心这蔡张二人的性命了!
反而,假如此二人一死,倒是能够让周瑜误以为祝云卿中计,从而让周瑜轻敌,最终落入祝云卿的计划之中。
果然,两天之后,这蒋干便从江东回来了。
而且,他还带来了绝密的消息!
蒋干见众人在侧,支支吾吾就是不多言。
曹操于是命众人退下。
“祝军师不是外人,有何发现,你尽管说来!”
蒋干此时一脸得意,从袖中拿出一封信来。
“禀告主公,这是我从周瑜军中偷来的书信!”
“原来这蔡瑁张允二人,早有反意!”
“他们勾结东吴,潜伏在主公身边,是要寻机刺杀您啊!”
曹操听闻之后大惊,将书信详细看了一遍。
“这书信,你如何得来?莫不是这周公瑾之反间之计?!”
蒋干一听,马上急了。
“非也非也!此乃我于周公瑾熟睡之际,从他案上盗的!而且,在我假装熟睡之机,我亲耳听到江北有人来向周公瑾汇报情况!”
曹操这时,被愤怒冲昏了头脑,大喝一声:“把蔡瑁张允二人给我绑来!”
这时候,祝云卿给曹操使了个眼色。
曹操挥了挥手,让蒋干先行退下了。
这蒋干一看自己还没有得到封赏,就被撵了出来,甚是不悦。
“依先生之见,这是否是周瑜的离间之计?”
“定然无疑!”
祝云卿起身,在帐中边走便说道:“此乃天赐良机!”
“前日丞相不是说,假如除掉蔡瑁张允二人,怕原荆州将士不服吗?”
“丞相何不借用次机会,将二人杀死,并将此书信昭示与二人麾下将领?”
“而后,丞相再假装领悟这是冲了周瑜的离间之计!如此一来,这荆州将士必然将复仇的矛头指向周瑜!与丞相大军同仇敌忾,共击周瑜!”
曹操一想,这倒也不错!
“只是这二人现在就死了,这水军战法又当怎样?我帐下能征惯战之将不少,但是却很少有人谙熟水战!”
“哈哈……丞相勿忧,这战事,在下可以负责!”
有了祝云卿这话,曹操瞬间就放心了!
祝云卿,可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!
于是,曹操将蔡瑁张允二人一通怒骂,也没有给二人辩解的机会,便推出辕门直接斩首了!
紧接着,曹操按照祝云卿的意思,开始秘密派人到过江去散步蔡瑁张允已死的消息,并且说这蔡瑁是诸葛亮的妻舅,二人早有阴谋!
当听到蔡瑁张允已死的消息,周瑜等人高兴不已。
不过,这周瑜知道,自己的计谋虽然巧妙,但是却似乎瞒不过孔明。
再说,这流言四起,说是蔡瑁和诸葛亮早有谋划,也不知是真是假。
此时自己用计杀了蔡瑁,自然是打乱了诸葛亮的安排,因此他急切地想试探一下诸葛亮的想法。
因此,周瑜特意派鲁肃前去,试探诸葛亮。
“没行到大都督不用一兵一卒,仅用这离间之法,便将水军最大的隐患去掉,可喜可贺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