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四十二章 功德碑(1 / 1)

心中怀着诸多疑问。

刘义领命前往漕河。

修漕的民夫中,有不少技艺娴熟的石匠,刘义寻了几人,在胭脂岗找了块大石料,便开始打磨起来。

不需要刻字、

只将这石料打磨成光滑立方的石碑,工艺并不算难。

没出两天,这块大石碑便打制好了。

依照朱雄英的指示,刘义又将其立在了河口堤岸,最显眼的位置。

不少人看见匠人立碑。

纷纷上来问询。

“这是要做什么呢?”

刘义只能摇头,他也并不清楚内情。

再说这是咱皇长孙殿下赚钱的法子,岂能随意透露?

立好石碑。

刘义又马不停蹄地赶了回去,向朱雄英请示。

“殿下,那石碑已立好了,接下来做什么?”

当他赶到行辕之时,正见到朱雄英正手提一卷白纸,逐字审阅。

“嗯,写得不错!”

朱雄英抬起头来,将那纸卷递给刘义。

“去,将这告示,张贴在那石碑之上。”

“告示?”

刘义好奇地望了一眼,不禁一愣。

“运河乃百年大计,于国于民功德无量。”

“雄英忝居督造一职,未敢忘却皇恩,终得圆满,筑成此河。”

“然运河渐成,民间朝堂赞誉不断,雄英诚感惶恐。”

“运河之功,乃陛下运筹帷幄,民夫力士辛苦劳作,绝非雄英一人之功。”

“今运河渐已修成,雄英愿与天下豪士共享其成,唯心安尔。”

……

这告示说了一通漂亮话,直到最后,才显露出真实意图。

“凡捐赠白银50两以上者,将会在功德簿上留名立世。”

“凡捐赠白银100两以上者,将会在功德簿前页留名,并全城张贴告示,予以嘉奖。”

“凡捐赠白银500两以上者,将会留名于此功德碑,万世受后人敬仰铭记。

“捐赠超过500两者,捐款越多,排名越前列,以此类推……”

……

看到这里。

刘义终于恍然大悟。

“殿下,您这是指望着,周边的富户捐款筹钱呢?”

朱雄英笑了笑:“谈钱多俗?我这叫共襄盛举!”

“大伙儿出了钱,将名字留在功德碑上,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好事儿!”

“顺道支持运河修建,这不是挺好的么?”

他又朝刘义问道:“你觉得,这个主意怎么样?”

刘义看着那告示。

连连点头:“主意倒是个好主意……有没有效果不知道,但肯定能轰动一时。”

那是自然。

皇长孙亲自盖印发函,给大家扬名传世的好机会,这消息一定会疯传应天府。

朱雄英大喜:“要的就是这轰动效果,最好传遍整个应天府,让所有豪门富户,都来捐钱。”

他挥了挥手,吩咐刘义前去张贴高示。

这捐款一事。

一经发布,立即引来全城热议。

不光是周边的溧水县,就连几十里开外的应天府城里,也传遍了。

消息传得倒挺快,只是一时间,还没人来捐款。

这可叫朱雄英等得有些焦急。

“要不……再等等?”刘义建议着。

“等不了了……再等下去,库房里银钱一空,漕河还怎么修?”

朱雄英想了想:“看来,咱还得搬出上回的老方法,再吹他一次舆情风波了。”

他凑到刘义耳边,嘀嘀咕咕交代了几句。

“真要这么做?”刘义面带犹疑。

“放心吧!照我说的做!”

……

胭脂河尚未修通。

但其与秦淮河相连的那处河口,近来却很是热闹。

秦淮河道本就是应天府最热闹的河道,河上船只川流不息。

不时有人在此停船,驻足歇脚观望。

“瞧,那么多人围在一起,是看什么呢?”

“嚯!好大的石碑啊!这是要做什么?”

“听说,是主持修建漕河的皇长孙殿下,颁下了告示,说要在这河口立一块功德碑呢!”

“功德碑?”

“不错,只要捐了钱,超过五百两白银,就能在这碑上留名。”

“五百两银子就能留名碑上,传承于世?没那么简单吧!”

一听到这个消息。

来往的客商们,多是不信的。

可人告示明明白白地写着呢,倒不像作假。

五百两换个扬名立万,这对商人们来说,倒是笔不赖的买卖。

只是……

商人身份低微,向来被官府盘剥克扣,他们可不敢轻易相信官府的告示。

前阵子。

那些粮商,不都是见到圣旨之后,才敢将粮食借予朱雄英么?

这会儿又没了圣旨,皇长孙拿什么保证,这石碑真能立住?

万一天子一个不答应,这钱不白捐了么?

再说。

谁能保证,这石碑能立多久?

万一立了俩月,人就给你扒了,那不亏大了?

与捐粮不同。

这捐钱并没有实质性的好处。

扬名立万,听起来好听,但究竟能换来多少利益,实在是未知数。

有人蠢蠢欲动,有人心存怀疑。

更多的人。

认为皇长孙这种做法,只是在忽悠人。

但说来说去,的确没一个人敢于尝试,将钱财奉上。

钱不捐,但热闹还是要看的。这不,大家全都聚在石碑前,不时说笑探讨,别有滋味。

“欸,让一让,让一让!”

这时候。

人群最后头,挤出来一群侍从。

他们推推搡搡,将人群排开,让出一条道来。

紧接着,又有几个侍从,簇拥着一个身材肥胖的中年人走了上前。

这中年人一副员外郎打扮,看上去也是个有钱人。

他迈着四方大步。

踱到那石碑前看了一看,随即轻笑了起来。

“咦?捐他五百两银子,就能登得这功德碑?”

“天下间,岂有这么便宜的事儿?”

这员外郎抚着肚皮,操持着南方口音道。

“老爷,这事是真的,小的们打听过了,那是皇长孙殿下亲口交代的。”身边侍从道。

“哦?”

那员外郎托了托腮。

小眼滴溜转着:“怎么没见人上来捐钱?”

不待那侍从回应,这员外郎又是哈哈一笑:“想来,京畿一带物资匮乏,生活贫敝,有钱人不多吧……”

他这话一说出口,四周围观的人,全都拧起了眉头。

这死胖子,不过是个外地人,到了咱们地盘上,还敢出言相讥?

真是不知死活!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